首页 联播 联展 联盟 图集 专题 人物 文物 事件 艺术 馆址 荐读 老视频 老照片 红村游 文化符号 党性教育
登录 注册

旧时重庆底层人民的生活模式

(14/5)
支持键翻阅图片
2014-08-19 01:10:38
  •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出门即要爬坡上坎,商贾旅人的货物行李搬运,大都靠力夫(又叫挑夫)完成。重庆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力夫。因他们下力的工具为两条绳索和一根扁担,被形象地称为“棒棒”,他们一般呆在最繁华的地段和码头等重要货物的集散地,即当时的朝天门至解放碑一带。

  • 纤夫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习俗。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长江很多支流水浅滩多,水上运输只能是靠人力拉纤行进,现在还保留有这样的地段已经不多了。

  • 这位挖耳师傅左手牵着客人的耳朵,右手捏着几把小工具,仔细为其除耳垢。“他们用十余种不同的工具掏、挖、刮、搔等,尽一切可能使顾客进入难以言喻的舒服境界。”

  • 人力车夫,用双手紧紧地握住人力车的两个长杆,使劲地跑着,他们每一步都踩的踏踏实实,只为了后面的乘客坐着平稳。

  • 重庆通行的移动方式之一——滑竿。旧重庆交通不发达,又因山道崎岖,轿子与滑竿十分盛行。轿子在城内供短途乘坐,滑竿在城乡之间供长途乘坐。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登录发帖,周周有大奖!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