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庆祝孟良崮战役胜利75周年红色展演在蒙阴县文化馆举行,唱响了一曲曲红色的赞歌。...
2022-05-18 16:35:54
5月14日晚,济南市舞台艺术创作重点扶持项目——话剧《英雄山》在群星剧场拉开汇报演出大幕。该剧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投资打造,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排演,通过挖掘济南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再现泉城红色印记。...
2022-05-16 11:25:31
电影《跨过鸭绿江》将于12月17日上映。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15日,影片在北京举行了首映式。...
2021-12-17 09:25:12
一座城,一段殇,一部不能忘却的历史。国家公祭日前夕的12日晚,舞剧《记忆深处》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据悉,该剧还将在12月13日演出一场。...
2021-12-14 09:51:54
“心是山茶白,身似红花开,我把你捧在怀,我等你回家来……”原创音乐《一树红花开》12日晚在福建宁德福安市大剧院唱响,歌词以“山茶白”象征老区人民对党的无悔忠诚,以“红花开”象征老区人民为了信仰而不惜献出鲜血和生命的精神品质。...
2021-12-14 09:46:01
12日,讲述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长征并实现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的电影《绝地重生》在云南昆明开机。...
2021-12-13 10:05:29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总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制、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宣布定档,将于12月17日上映。...
2021-12-13 10:02:25
新中国成立的前夜、数百年历史的城楼、28天的紧急任务、数易其稿的设计方案……一部舞剧为今天的观众揭开了72年前开国大典背后的一段神秘往事,也让昔日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2021-12-09 09:50:25
2021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5日在贵阳开幕,《遵义会议组歌》以情景交响合唱的艺术形式进行首演,80分钟的节目犹如一堂生动的艺术党课,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2021-12-07 11:08:30
“人当竞争时代,断不可无竞争心。”一个多世纪前,有位少年曾在其撰写的作文《竞争说》中发出呐喊,志气昂扬,振聋发聩。他,就是原宝安县党组织的创始人黄学增。...
2021-12-07 11:04:32
显示更多艺术
1946年8月18日,罗世文和车耀先在重庆歌乐山松林坡英勇就义。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特务问罗世文有什么话留下,环顾四周松柏苍翠,罗世文朗声说道:我这一生,献给了人民壮丽的解放事业,我唯一遗憾的是,未能满足母亲小小的愿望,给她置办好一副棺材...
2022-09-16 10:04:15
“我知道,我该怎么样子地活着。当然人总是人,总不能不为这惨痛的死亡而伤心。”...
2022-08-23 14:56:50
黎又霖(1895-1949)贵州黔西人。1918年入北京法政大学,曾参加“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和多次反蒋民主运动。抗战后加入民联,任民联西南执行部执行委员,后加入民盟,任民盟重庆支部秘书处主任,1948年加入民革,参与组织民革川东分会和...
2022-01-18 09:06:22
陈赞贤(1896~1927年),字子襄,江西南康人,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896年8月22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民国1年(1912年)在南康县立高等小学毕业,考入江西陆军讲武堂。参加了“二次革命”中李烈钧发动的讨袁(世凯)斗争。民国7年(19...
2021-11-25 10:13:53
青年毛泽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大侵略中国的沉重历史脚步声中成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从懂事时起就立下了救国之志。这个“志”也就是他所说的反帝、反封建。反帝,在当时最要紧的就是要反对对中国侵略和压迫最深的日本帝国主义。...
2021-11-09 11:17:25
杨子荣(杨宗贵,1917-1947) 男,汉族,山东省牟平县人,中共党员。...
2021-09-07 10:14:28
胡寅(1912—1949),原名胡欣然,山东省寿光人。平津战役时任东北野战军5纵13师政治部主任。...
2021-03-24 11:13:14
李辉(1913—1948),又名长连,江西宜春人。他是平津战役烈士中职级最高的一位指挥员,时任东北野战军5纵13师政委。...
2021-03-05 11:14:06
初春的吉林省靖宇县寒风瑟瑟,走进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馆),一株高大的树木最是显眼,讲解员王孟瑶说,81年前的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就在这棵树下与敌人战斗至最后一人、最后一刻。...
2021-02-22 10:12:03
郑福来,卢沟桥镇的老镇长,今年已经90岁,世代居住在北京西郊的卢沟桥畔。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炮弹就在他家的房前爆炸。作为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讲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成为郑福来一辈子的事业。从1951年开始,郑福来就当起了...
2021-02-03 10:24:56
显示更多人物
一位铁路系统退休职工王豪提供了其父亲当年抗美援朝的一些老物品,并讲述了他父亲的故事...
2016-04-07 09:32:56
日军轰炸后,重庆一片狼藉,一位妈妈敞开衣襟一左一右喂养俩孩子;一架战机上,中国空军第一批学员吴吉章坐在飞机上,面露微笑……...
2016-03-22 09:50:3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武力吞并全中国的侵略计划,继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和热河、冀东之后,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
2016-01-09 10:25:43
前几期介绍了祖籍台山的几位航空救国人物黄光锐和余彬伟从美国回祖国英勇抗日的故事,本期继续为读者介绍祖籍台山、被誉为“台山抗日航空英雄”的蔡炳球。上世纪3 0年代初,蔡炳球加入了美国飞虎队,随后从美国回国支援中国抗战,并参加了广东空军,后...
2016-01-08 14:34:01
和马海德大夫一样,抗战时期中国战场还有不少美国友人的身影。从抗战时来看,参与新闻报道的有八位记者,也有人开展医疗活动,直接参战的有史迪威将军和美军驻华空军人员等等...
2015-10-19 14:49:19
泗洪县59岁的农民党员严保帮(中),广泛收集有关抗日题材的书籍、画报、图片等3000多本(幅),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他放弃打工,到当地城乡义务办巡展,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欢迎...
2015-09-16 10:05:13
我的父亲傅一宗,1917年出生于河北栾城县的一个普通农家,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战争,先后参加过林县战役、上党战役、吕梁战役、青浮战役、晋南战役和百团大战,因战功卓著,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2015-09-02 15:00:43
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泸州市叙永县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整理发掘出一组川军出征抗战的原版照片。虽然经历了70多年的岁月尘封,但照片反映出的抗战先烈状态依然清晰...
2015-09-02 14:28:51
泗洪县59岁的农民党员严保帮,广泛收集有关抗日题材的书籍、画报、图片等3000多本,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他放弃打工,到当地城乡义务办巡展,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欢迎。 许昌亮摄...
2015-08-27 10:11:10
“妈妈,你看,日本人在抢鱼啊!”9岁的王诺一指着“日军掠走杭州玉泉放生池中的观赏鱼”的黑白照片说。昨天上午,“抗日战争在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2015-08-27 09:43:59
显示更多老照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通电全国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政治主张,宣布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同时致电中共中央,告知捉蒋行动,并请中共派代表速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2021-11-22 09:56:23
四川宜宾赵一曼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个小小的藤条箱,用藤条编织的箱体仍保持原貌,显得结实美观,而铁质的提手已经锈蚀,左右两个锁扣也已经不能使用。这个藤条箱的主人就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
2021-11-16 10:11:32
这个公文包质地为羊皮,黑色,长方形,对折开闭式,外有羊皮扣带和金属暗锁,折叠处有一提手。...
2021-11-15 10:39:13
进入湖南党史陈列馆一楼展厅,有一幅土墙标语书写着 “没收土豪家里谷米油盐给贫苦工农”。这是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二团在酃县(炎陵县)下村土墙上写下的。标语通长5.5米,宽0.9米。经专家鉴定,确定为一级文物。...
2021-11-09 11:05:46
在湖南党史陈列馆里陈列着一台航空发动机,锈迹斑斑的器身,敦实的“个头”,向世人诠释着它不平凡的“身世”。...
2021-11-09 10:57:05
河北省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内,陈列着一门民兵用土大炮;它长2.98米,直径28厘米,炮身为榆树树干,内部掏空嵌上铁管,外以铁丝缠绕加固。2001年11月,这门土炮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它虽然简陋,却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攻打过日军的炮楼,是...
2021-09-07 11:04:04
《江淮日报》是当年中原局机关报,由刘少奇倡导并在盐城创办诞生,当时化名胡服的刘少奇题写了该报的报名并兼任报社社长。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了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军部,由陈毅任代军长。1941年1月24日的这张《江淮日报》...
2021-09-02 11:18:51
此大字报是1947年南开大学“反内战、反饥饿”行动委员会开展宣传活动的物证。...
2021-04-06 14:55:17
该委任令是在抗美援朝期间董其武入朝参战前夕,由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
2021-03-24 11:22:15
该诗文使用红竖条格的白宣纸所写,毛笔手书诗文,内容为...
2021-03-05 10:42:39
显示更多文物
4月22日,蒙蒙细雨中,位于歌乐山麓的渣滓洞看守所旧址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站在“春节联欢会”展板前,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婷玉不禁感慨:“真想不到,在那样艰险的环境中,革命志士们的斗志还能如此高昂。”...
2023-04-23 09:57:47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4月19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胡丽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国家一级文物、该馆镇馆之宝《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就见证了这一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事件。...
2023-04-23 09:55:18
78年前的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开幕。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中,陈列着一件长104厘米的深棕色毛呢大衣,静静诉说着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故事。...
2023-04-23 09:53:03
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库房中,珍藏着一个棕色公文包。这件看上去有些沧桑的革命文物,曾被红岩英烈陈然长期随身携带,见证了他“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的革命生涯。4月21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马乐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了公文包...
2023-04-23 09:51:11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中,一块长138厘米、宽65厘米,写有“民主之家”的木匾总会吸引观众驻足停留。这块烙印光辉历史和难忘记忆的木匾,已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2023-04-23 09:30:30
“整个红岩嘴,曾家岩以及化龙桥——都是你曾经到过住过的地方的同志都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手携手地肩并肩地一道奋斗,一道工作。”...
2023-04-20 10:01:04
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为《共产党人》创刊号写发刊词,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2022-08-01 10:27:25
家祭、城殇、国难,1937年的今日,南京进入至暗时刻。“祭”忆从那时至今,从不曾间断。...
2021-12-13 10:25:01
“为独立自由领土完整的苏维埃新中国而斗争!”在四川博物院《初心永恒——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标语特展》上,一幅图片记录了广元市旺苍县南峰山崖壁上的一条红军标语。...
2021-12-07 11:11:47
这几日,84岁的王心乾总喜欢在阳台上眺望远处发呆,思念自己的父亲。王心乾的父亲是红岩烈士王敏。据王心乾回忆,父亲18岁就开始了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地下党工作,历任川鄂边区“五一”工作组长、营山县特支书记,1949年1月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
2021-12-02 10:55:46
显示更多秘档